上观新闻(wen) “上海硫磺皂适(shi)合洗(xi)澡,还能洗(xi)脸、洗头,痘痘没(mei)了,头屑也没(mei)了”“用肥皂洗脸洗头发,会(hui)不会太干?”……消费(fei)者的评价和建(jian)议,成为老字号创新的灵(ling)感。 最近(jin) 被上海人亲切称为 “药水肥皂”的“上海药皂”再次变身 既添了具有不同香(xiang)氛 不同(tong)功能的液体香皂系列 又通过配方升级 推出中国第一块(kuai)洗发皂 从消费者建议中找灵(ling)感 “很多人问,老字号创新(xin)的灵感在哪里?创新的成(cheng)果怎样让市场买单?答案是从消费者的评价和建议(yi)中(zhong)来。”制皂集团总经理王珍明说(shuo)。 “上海药皂(zao)”和“上海硫磺皂”是(shi)制皂集团的明星产品,两者(zhe)都是经典的(de)除菌除螨皂,价格亲民,每块才2元(yuan)上下。不过,消费者的反馈为老字号创新提供(gong)了(le)灵(ling)感,推(tui)动新产品、新(xin)功能以及更高的附加值接二连三亮相。 根据(ju)消费者提出希望(wang)使用后皮肤“滋润”“光滑”的要求(qiu),研发人员调制出了与产品功效相匹配的液体皂(zao)基,既能让有效成分充分作用(yong)于肌肤,又(you)可(ke)解决传统(tong)香皂洗澡(zao)出现的肌肤干涩问题,还避免了普通沐浴露产生的“假滑”体感。 针对消费者提出原先硫(liu)磺等功能成分味道比较“冲(chong)”的意见,研发人员则(ze)利用分子包裹技术,将硫磺变成胶态硫,成为液体皂(zao)中的小分子(zi),并添加其他带香味的天然精油。这样,液体香皂不再有硫磺味(wei),反(fan)而增加了留香效果;而在使用时,胶态(tai)硫外层破裂,释(shi)放硫磺成(cheng)分,继续发挥除螨抑菌作用(yong)。 至此,与(yu)经典“上海药皂”“上海硫磺皂”有了新形态。去年新品上市时,已是(shi)夏末,可依旧成(cheng)为(wei)社交平台上的明星。不少消费者主动分(fen)享(xiang)使用(yong)心得,纷(fen)纷点赞“国货之光”。 尝到创新甜头后,今年入夏(xia)前,制皂集团早早根据消费者的建议,继续创新。 先是对液体(ti)香皂家族进行了(le)扩(kuo)容,新(xin)增了(le)玻尿酸蓝泥液体香皂、白桃果(guo)酸浸透液体香(xiang)皂,以及针(zhen)对干痒、敏感皮(pi)肤的金(jin)桂弹润氨基酸(suan)液体香皂(zao)。 研发人员说,新品更注重人(ren)群和功能的细分,“很(hen)多人不知(zhi)道细分市场在哪,往往就在消费者的评论和讨论中(zhong)”。比如,玻(bo)尿酸蓝泥主要回应的是部分男性消费者反馈,夏天出汗多、体(ti)味重、皮肤易出油,所以通(tong)过添加(jia)天然蓝泥、茶树精油等,吸附肌肤多(duo)余油脂,除菌除螨,抗痘消炎;金桂弹润氨基酸液体香皂使用对肌肤刺激性较低且具有良(liang)好清洁力的氨基酸(suan),温和清洁皮肤,目的是(shi)回应那些敏感肌消费者的需求(qiu)。 接着是“中国第一块洗发皂”。在大城市,“用肥皂洗(xi)头”似乎已是过去式,可制(zhi)皂集团从消费者评论中发现,有些上了年纪的消费(fei)者仍旧偏爱用肥皂(zao)洗头;还有些(xie)消费(fei)者看重上海(hai)硫磺皂的(de)祛(qu)痘功能,洗头却觉得有些干;再分析行业,发(fa)现进口(kou)品牌中(zhong)的功能性洗发皂价格不低,有不少支持者。 “作为中国的老字号制(zhi)皂(zao)企业,我们不缺技术,也不缺功能性产(chan)品,为什么不能做洗发皂?”研发人员说(shuo),创新没有想象得那么难,因为老字(zi)号有技术积累,需要的是好的灵感。对此,他们研制了无皂基且富含(han)植物精粹的洗(xi)发(fa)皂。 在新品试用期间(jian),很多消费者说新产品(pin)让人惊(jing)喜,“哪怕是长发,洗后也蓬(peng)松不干涩”;而消费者(zhe)的反馈更让制皂集团惊喜,“除了消费者(zhe)认可品质,更有的消费者提(ti)出,洗发皂比(bi)液(ye)体洗发露更便于携带,包装简朴,符合当(dang)下环(huan)保的消费理(li)念,这让我们发现,洗发皂(zao)市场大有可为。” 新产品定价高于经典产品,卖得好吗? 有人提出,同样使用“上海药皂”品牌,但液体香皂和洗发皂的价格是经典“药水肥皂”和“上海硫磺皂”的几十倍。市场会买(mai)单吗? 王珍(zhen)明(ming)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:“中国市场足够大,只要产品足(zu)够好(hao),就不怕没人买单(dan)。只不过,不(bu)同的产品面向不同的消费群体,所以营销(xiao)方式不一样。” 所以,在(zai)生产和销售上,制皂(zao)集团坚(jian)持经典产品和创新产品“两条腿(tui)走(zou)路”。 一方面,经典产品不断供。市场(chang)上,每(mei)块2元上下的“上海药皂”“上海硫磺皂”始终供应充足,超市卖场、药(yao)房、便利店中都有它们的(de)身影(ying)。在制皂集团所有产品(pin)品类中,经典产品占比始终在八成左右,方便老(lao)客群选购他们喜欢的产品。 另(ling)一方面,新产品强调性(xing)价比,通过新渠道(dao)铺开,积累口碑。新产品的定价与同类产品有(you)优势。比如,液体香皂和洗发皂的品质对标的是行业(ye)内的中高档产品,尤其是不少消费者(zhe)愿意花大价钱“海淘”的进口品牌,可定价只有(you)他们的一半,仍旧称得上性价比高。同时,它们(men)率先出现在电商平台和电(dian)商直(zhi)播间,因为这些平台面向的是更愿意尝试(shi)新事物的年轻消费群体。 好的产品自(zi)己会(hui)说话。以液体香皂为例,158元一瓶(ping)的定价曾让(rang)部分消费(fei)者看不懂:这是传统香皂的几十倍,能卖掉吗?可销售业绩说明了问题:今年,上海药皂系列液体香皂前5个月的销(xiao)售额已经与去年全(quan)年持平。 王珍明还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:随着线上销量增长、口碑传开,很多线(xian)下渠道主动向制皂集团抛出(chu)橄榄枝,希望进货,“线下推广费很高,但(dan)现(xian)在变成线下主动要货,省下来(lai)的营销成本(ben),最终体现在产品的性价比上,回馈消费者。” 进入6月下旬,老字号发(fa)现,因为疫情(qing)影响,今年有些遗憾,但更多的是惊喜:遗憾的是(shi)疫情耽误了新品的上市(shi)周期,错过了电商(shang)“618”的营销高峰;可惊(jing)喜是,经典产(chan)品和创新产品一起(qi)发力,让(rang)制皂(zao)集团6月的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,创下历史(shi)新高,“这说明(ming)市(shi)场有韧(ren)性、有空间,老字号更是大有可(ke)为。” 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原创稿件,未经允许(xu)严禁转载 作者:任翀